來 源:川觀新聞 作 者:熊勇 日 期:2025年10月28日
王雨新作中篇小說《永生》,發表于今年5期《青年作家》頭條,同名電影文學劇本發表在《中國作家》2024年第7期。小說以趙一曼的求學生涯、抗日戰場、被捕審訊、逃脫魔掌、再次被俘、珠河犧牲為線索,塑造了這位中國近代史上杰出女性的英雄形象。
趙一曼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她的家鄉宜賓建有趙一曼紀念館,2010年趙一曼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但今天的人們,特別是青年人或者我們的下一代是否還記得她、了解她?王雨的中篇小說《永生》帶我們一起穿越時光,領略了這位女英雄的傳奇人生。
這部小說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豐富、多元、立體的人物形象。趙一曼為何能成為女英雄?我的答案是,趙一曼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與堅定信仰的人。
趙一曼從青年時代便投身革命,從反抗封建家庭束縛到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始終以堅定的信仰為指引。她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工人罷工,后投身東北抗日戰場,面對日軍的嚴刑拷打,她毫不退縮,展現了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和中華兒女英雄氣概。她的革命生涯貫穿了對國家和民族深沉的愛,將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是堅定理想信念的踐行者。
在審訊室里,身負重傷的她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國家的決心。遭受酷刑,她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喊出了“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她始終沒有說出一個有關抗聯的情報。她的每一聲痛斥都是對敵人的有力回擊,她的每一滴鮮血都彰顯著民族的尊嚴。她以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民族氣節,在侵略者面前,中華兒女絕不低頭。這是什么力量?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趙一曼的故事是中國抗日戰爭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她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王雨的中篇小說《永生》,在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再一次將趙一曼的英雄事跡用文學形式進行創作、傳播,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和平年代,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這部小說突破了以往一些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時“高大全”的刻板,而以“人”的溫度解構“神”的光暈。
小說對趙一曼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一次去神化的書寫,趙一曼的形象是豐富、多元和立體的。回憶往昔戀情,溫柔如水;面對年幼愛子,依依不舍;目睹同胞受苦,義憤填膺;面對敵人的酷刑,堅定無畏。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女英雄人物形象,使我們感受到了信仰的底色,一個既堅強又柔情、既慈愛又壯烈的趙一曼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難忘。
對大眾熟悉的英雄人物進行再創作,難度是很大的,故事要遵循史實,所以故事情節難有突破的空間,但是王雨的《永生》卻把一個英雄,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精神世界刻畫得淋漓至盡。特別是對母親情懷與家國情懷的敘述與描寫,讓人感動。趙一曼在犧牲前給兒子留下的感人至深的遺書,展現了母親對孩子的眷戀和愧疚。然而,她更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以實際行動教育兒子要為國家奮斗。這種將個人情感與國家情懷完美融合的精神,使感人的趙一曼展現在讀者眼前。她寫給兒子的遺書,我以為,不僅是寫給她兒子的,更是對全體中華兒女的激勵。
在風云變幻的歷史長河中,有些人的一生,如同一顆流星,雖短暫卻留下了永恒的光芒。趙一曼,她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廊上。她的人生軌跡,是一部濃縮的革命史詩。
“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若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灑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她的詩作是她真情的吐露,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