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向倫友 黃沙 日 期:2024年12月16日
12月13日下午,萬州區作協部分作家走進沙河街道,在沙河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厚榮、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佘靜等街道領導陪同下,進學校、下社區、穿街道、爬古寨·····重拾老城記憶,賦能鄉鎮振興。
當日下午兩點,作家們統一乘車進入金陵中學,該校校長給作家們講述了辦學的文化、理念、黨建品牌以及辦學規模,近幾年所取得的成績。隨后,作家們進入校史館,聽取由八年級學生組成的校史講解員講解金陵中學在抗戰時期的辦學歷史以及抗日故事。
原萬縣金陵中學在萬辦學八年期間,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校友齊亮、趙晶片、周鴻均、伍龍泉等革命烈士,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呂敏,“中國塑料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禧,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萬典武,世界級火箭航天專家黃孝宗,小麥遺傳育種學家王恒立,土壤農業化學家魯如坤,音樂家洛辛、田聯韜等多位學者專家和行業精英,為中國革命勝利、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萬州留下了豐厚的歷史記憶和人文精神。
當天正值國家公祭日,作家們靜靜地瞻仰著校史上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不忘國恥,牢記使命,暗暗下定決心,復興中華,時不我待。
接著,作家們穿越陳舊的街道,感受這座老城的深厚文化底蘊;來到安樂村,參觀沙河街道驛道驛站文化和抗戰遺址。
千里驛道第一站的西溪鋪,是古萬梁路萬縣的第一站,這里還保存100余米的石板路,有光緒十六年修建的“樂喜好施坊”遺址;有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三織布廠遺址以及國民革命軍第18軍留守處和傷兵醫院遺址;還有黨組織秘密聯絡站遺址。
據安樂村委會介紹,江姐曾游街在這里,并用暗語“我是農村婦女!”通知秘密聯絡站同志譚競平離開。
最后作家們乘車到萬斛城,感受沙河街道的軍事寨城文化。據史料記載,萬斛城、天生城、椅子城是萬州西北面的三座軍事戰略要地,三座寨堡互為犄角,守護著萬州的西北大門。
作家們攀爬在八百多畝的萬斛城,撫摸著古城墻、古寨門,領略著古代的防御體系、建筑文化、軍事文化、抗戰文化、宗教文化等。
此次采風雖然歷時半天,但是作家們收獲滿滿,真是:
沙河歸來回憶多,水淹往事成蹉跎。
平湖水漫新城坐,倒映青山一碧螺。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