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4年11月29日
11月26日下午,由重慶市作家協會主辦,重慶市作協創評室、重慶市作協散文創委會承辦的重慶市作協散文創作年度座談會在九龍坡區舉行。座談會上,“老中青”散文作家匯聚一堂,以“重慶散文如何以創新突圍”為題,談自己的經驗、看法和建議,助力重慶散文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市作協創評室主任楊曉林,市作協原副主席李鋼,市作協主席團委員、散文創委會主任吳景婭,散文創委會副主任、《紅巖》雜志編輯部主任吳佳駿,散文創委會副主任、南岸區文聯主席趙瑜,重慶市散文學會會長劉德奉,以及部分區縣作協主席、媒體代表和青年散文作家等40余人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散文的特點是抒情和敘事,抒情不能濫情,敘事不能套路。散文作者要善于在生活中發掘、發現題材,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質的改變。”李鋼說,近年來,重慶涌現出一批80、90、00后的實力青年作家,他感到很欣慰,同時也希望青年作家們積極創作,用他們的思維,多角度地寫出有創意、具有時代性的優秀作品。

市作協散文創委會副主任、《紅巖》雜志編輯部主任吳佳駿認為散文需要每個個體和群體共同的創新,在觀念上要有意識,技法上要有突破,要有藝術性,時代性,當下性,用現在的思維、語感、強調去書寫,圓融、通透,與前輩和同輩區別開,不要同質化。散文猶如卸妝后與自己的對談,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自己什么樣,散文就是什么樣。
重慶出版集團編審、評論家楊耘從圖書出版的角度對重慶散文創作提出了建議。她認為重慶可以書寫的內容很多,如地理標志、抗戰、三線建設、新重慶建設等。散文寫作首先要考慮原創性,原創是立身之本,其次是紀實性散文要持續保持熱度,再者就是治愈感的捕捉。散文創作要堅守文明、真實和生態的底線。
重慶日報文旅副刊部副主任蘭世秋從副刊編輯的角度談了三點建議,她說:就目前來看,有些散文創作離現實生活太遠,對時代的關切度不夠,缺乏厚度,缺乏國家氣象,好文章一定要有筋骨;寫作是孤獨的,必須要沉心靜氣打深井,不能淺嘗輒止;作者要愛惜自己的羽毛,文責自負,要經常自省自察。
西南大學教授、重慶市散文學會副會長鄭勁松也書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重慶散文創作中鄉愁親情及日常生活偏多,具有文化視野、哲學氣質、生命境界的散文佳作較少,需要在作品的深度上發力。另一方面,重慶本土歷史文化底蘊及文化資源十分豐厚,相關文史散文創作雖多,但存在史料堆砌、炒冷飯的現象,思想切入與發現、重構的較少,若我們重慶的散文作家們在這方面加大努力,進行突破,將有大作為。
談思路、談創新、談突破、談經驗,作家們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議。
“這次座談會含金量很高,說到散文,其傳承性與傳統性是其他文體不具備的。市作協一直很重視散文創作,在我看來,作家們要寫好散文,一定要學會超越。超越AI、超越時代,甚至也要超越讀者,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再沉下心來寫散文!”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勉勵大家:年輕作家們要讀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用經歷積累經驗,并要對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
他還希望重慶的作家們平時要多思考,寫作時格局要大,不要局限。何浩表示,重慶市作協將為廣大創作者營造環境、搭建平臺,公開公正地扶持優秀作者,全面推動文學發展!(文/范圣卿 圖/李秀玲)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