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木蘭 日 期:2022年07月27日
恐龍化石腳印*
我知道 你見過真正的大海
它波瀾壯闊的氣勢 就像我們頭上的天
你是那個時代的主宰 幾乎都是你的同伴
在那片汪洋的沙灘 眺望徘徊
你的霸氣曾震撼群山 搖動滄海
我蒼白的筆 已無法寫出輝煌的從前
昔日的家園 只有你厚重的腳印
開出一片不朽的石蓮 留在險峻的老瀛山
我久久佇立在 你走過的岸邊
觸摸你的心跳 是那樣深深碰撞的思念
當你在單純的快樂中 奔跑喘息時
我還只是一粒 漂浮的塵埃
你雖然走遍千山萬水 把天上的星星數完
可你知道嗎 我還在等你從遠古走來
還想看你大氣的神情 威猛的真顏
請問 三角丹霞的山 清溪的河
不知哪里是淚水 哪里是遺憾
哪里是最后的潮聲 哪里是回首的再見
其實 我們血脈相連 母親都是天地自然
無論你多么蒼老 其印記還是那樣親切溫暖
我們彼此的感應傳遞 從未改變
默默對話 就像撫摸你龐然屹立的身體
粗糙里長著羽毛 滾燙中帶著泥沙
還有你苦澀的淚水 都潮濕我的心間
一串跨越時空的足音 一聲遠古的呼喚
那是華夏的龍 在詮釋一種機緣
我們都是龍的子孫 交流可以不用語言
心靈就能互通碰撞 意會相連
龍的精神已世代相傳 偉大的民族復興之夢
正在巴渝開花 在中國實現
*恐龍化石腳印在重慶市綦江區老瀛山國家地質公園內。
五億年的緣*
我們相遇 那是五億年的緣
面對青衣素裹的你 我不知該使用
怎樣驚嘆的語言 我真想一頭跪在你面前
去慢慢閱讀 你那黝黑而剛毅的容顏
就像仰望星空 那片深邃的璀璨
你曾是大海的精靈 為了母親
踽踽獨行走過地獄 走過烈火巖漿的歷練
巨大的陣痛撕碎了你 于是 你在這里
撒下一片 錚錚如鐵的花瓣
用最悲壯的涅槃 背負家園的苦難
五億年 在天地只是一瞬間
可你的絕唱 卻托起大美的經典
穿越時光與空間 成為女媧驕傲的紀念
你更是一次涅槃的重生 神性的再現
其實 你從未沉默 依然飛龍在天
我聽到 你一生堆積存放的心跳
已長成躁動的腳步 點亮這里的綠水青山
給生命厚重的奇跡 更造就萬古不朽的燦爛
深刻的滄桑 已走進莊周夢蝶的境界
只有那一掬清淚 還在黑山谷纏綿
昨夜 月亮很圓 我夢見自己
變成那只愛你的三葉蟲 默默守在你身邊
我們悄聲私語 只有你我才能聽見
那是一句 最古老樸素的禪
它讓我們的心性空靈自然 永遠不變
* 重慶市萬盛區龍鱗石海的大多石頭表面都布滿大小圓圈,故稱“龍鱗石海”,是一片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奇觀,為重慶著名的旅游景點。
靈應巖圖騰
——寫給重慶市綦江區中鋒鎮靈應巖生殖圖騰*
一種力量 可以讓石頭開花
一種追求 可以讓人崇拜自己的偉大
世間什么最偉大 是金錢官位 還是天下
自古以來 人們總在尋找不斷祈福
有人陷入迷茫 直至瘋狂
有人走進地獄 甚至丟了性命
但在中鋒遠古的鄉村 有一群老祖先
一樣受到世人尊重 萬古流芳
為讓后人傳其悟道 他們把對生命的
一種原始崇拜 刻到石壁立在河邊畫上墓墻
我是個俗人 當面對那些圖騰時
卻感到一陣惶恐 一陣心跳
我想那群老祖先 一定是經歷了
一場最可怕的死亡 或是看到巨大的天災
或是人禍留下的 最血腥慘烈的景象
也許什么都未發生 他們只是源于一種
對生命最原始的 沖動向往
只是一次神性的 樸素交流和碰撞
石刻上發黃的苔蘚 掩不住理性的光芒
旁邊瘋長的荒草 擋不住文明的成長
雖無文字記載 這群老人卻開始認識自我
開始哲學的思考 更在清溪的陰陽河邊
把天人合一最初的思想 用男性陽物作為符號
鐫刻在青石上 以祈福子孫繁榮興旺
這是拙樸的圖騰 是巴人古老的箴言
也許唯有男耕女織 才是世間最美好的理想
否則 即使遍地黃金 也只是無用的石頭
于是 我猜想那把古劍是他們埋下
那片蓮花寶印 也是他們留下
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那是文明的密碼
人間雖然還有 少數敗類犯罪
但人還是大千世界 最寶貴的收獲與財富
所有的科學文化技術 都是人類輝煌的成就
沒有人 就沒有靈動的感悟創造
沒有人 世界就失去人文的全部意義
沒有人 一切就是神吹空談
天下的故事說 只有陰柔善良的好女人
才是最美麗的花朵 溫暖的搖籃
歷史證明 只有陽剛正義的好男人
才是民族最強大的力量 希望的星火
感謝中鋒的老祖先 讓我再次看到人性的光輝
并重新開始 人與自然的思考
*即將男性生殖器每組雙數頭朝上,以象征陰陽和合生萬物之意,以祈福子孫繁衍不息,俗稱“靈應巖”或“男根山”。
古劍山
是祖輩的傳說 還是文人的神話
為什么要把古劍 深深埋葬*
你埋下的是懺悔 還是將士的魂魄
劍 不是男人的陽剛嗎
劍 不是英雄的本色嗎
為什么不傳給后人 卻讓它悄聲于地下
即使埋進土中 劍還是一把劍
劍風 劍血 劍氣 都曾把它反復歷練
請問 它曾在誰的手中流淚
曾在哪個戰場廝殺 更為誰壯烈倒下
你說 它只為祈禱黑夜過去 盼望和平到來
只隨正義向前 為保衛家園而戰
黎明時 你把它放進深山
讓它只聽古剎鐘聲 看四季變幻
把它守望千年 你也苦思千年
你是否在想 若世間的一切智慧力量
不是用于戰爭和鑄劍 人類就能更好發展
人間天堂的夢想 就一定能夠實現
只要是戰爭 父母就會痛失兒女
無論哪種文明 都會遭到毀滅破壞
自古戰爭的殘酷無情 已讓生命飽受苦難
也許是痛定思痛之后 你才毅然收起這把劍
跪向蒼天 祈禱天下闔家團圓
讓利劍不再出鞘 劍魂永遠回歸自然
中鋒的男根山 老瀛山的蓮花寶印*
是你留下的嗎 是否想告訴我們
男人是小家的大樹 英雄是大家的太陽
時代需要英雄 也更需要大樹
生活不需要戰爭 只需相互尊重敬愛
人生的價值 應該是追求共同的幸福高尚
其實 你就是一句無字的禪
是歷史的一次對話 你在警示我們
劍 不能永遠體現男人的陽剛
劍 不能永遠代表英雄的本色
男人的陽剛 還應該贍養老小不怕辛苦
英雄的本色 還要為天下創造福報
走近你 還能聽到你激越的心跳
你從未偃旗息鼓 劍還在心中揮舞碰撞
只是更像優雅的古琴 在淺吟低唱
唱著天倫愛情 唱著和平吉祥
你還是當年的英雄 只要保家衛國一聲召喚
你還會緊握刀劍 赴湯蹈火沖向前方
*古劍山在重慶市綦江區。 傳說在明清時期,一個村子在修繕一座古寺廟時,挖出一把古劍和一面銅鏡。
* “男根山”,即重慶綦江區中鋒鎮的原始男性生殖崇拜圖騰石刻,當地俗稱“靈應巖”,以作求子祈福之用。
*“蓮花寶印”,即史前恐龍在重慶綦江區三角鎮的老瀛山上,留下的化石腳印。
一位好兄弟馮建先生,他讀完此詩后,于2014年11月17日特給我和了一首詩,讓我很感動。我知道,這是他對我的鼓勵,故我也在此附上他和的這首詩,以示感謝:
一把古劍詩暢懷,柄系家國義非凡。
陰柔陽剛見慈心,樸素哲思愛自然。
山峭景麗紙難渲,平和吉祥盡展顏。
但愿人寰情長留,故有揚鞘警世間。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