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花園冬日詩會在重慶南岸彈子石店舉行
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1年12月09日
12月7日,少數花園冬日詩會在重慶南岸彈子石店舉行。來自重慶、四川、貴州的20多位詩人參加了這次盛會。四川詩人方陣由梁平、尚仲敏領銜,貴州方陣由李寂蕩、陳潤生領銜。重慶詩人李元勝、唐力、張遠倫、金鈴子、何房子、吳向陽、白月、劉清泉等參加了此次詩會話動。

圖為少數花園冬日詩會現場

嘉賓《山花》雜志主編李寂蕩與學術主持李元勝
上午,“對話名刊主編:《山花》如何與文學新生力量同行”座談會,如期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共南岸區委宣傳部、南岸區文化和旅游委員會、南岸區文聯指導,南岸區圖書館、重慶文學院、重慶日報文旅副刊部主辦,南岸區圖書館少數花園分館、重慶日報兩江潮副刊、南岸區作家協會承辦。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家協會主席楊金幫,副主席陳猷華(常務)、曾紹侖、林克于,副秘書長孫開渝、白樺、李開玉,李秀玲、樊開源及作家董義明、李毓瑜、潘昌操等參加了上午的活動。

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楊金幫致詞
楊金幫首先致詞,他對《山花》主編李寂蕩和重慶市作協副主席,魯獎獲得者李元勝等幾位大詩人蒞臨南岸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詩壇也要老帶新,大帶小,多為年輕詩人創造條件,創造機遇;百花齊放,詩壇才會繁榮。

《山花》主編李寂蕩暢談辦刊理念
“《山花》如何與文學新生力量同行”是這次對話名刊主編的主要話題。李寂蕩在對話中,暢談《山花》辦刊理念,讓書友感受到他和《山花》堅定前行的步伐。
李寂蕩說:“我和重慶關系很密切,讀研是在西南師大讀的?!彼榻B道,《山花》創刊于1950年,與“天眼”一起被評為貴州文化產業十佳品牌?!渡交ā肥鞘〖夒s志,上世紀90年代,《山花》突破地域限制,以全國視野來做刊物,強調新銳性,逐步從省級刊物躍升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學期刊,受到全國文學界關注。
《山花》的最大特點,是能非常敏銳地抓住中國文學界的新生力量,不管是小說、散文還是詩歌,他們抓的,過半年、一年,總會受到全國文學刊物‘瘋搶’。
李寂蕩說,《山花》既注重名家,更關注新人,很多名家是從《山花》這片“花叢”中凸顯出來的。例如,作家張楚的處女作是在《山花》刊發的,稿件是從自由來稿中挑選出來的。后來,他成為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新人不一定是年輕人,中年開始熱衷寫作的人也是文學新人。如作家禹風。
李寂蕩說,我們辦刊物,不僅是全國視野,我覺得也要有全球視野,我們面向全球辦刊。川妮的中篇小說《哪一種愛不疼》還由詩琳通公主譯介到泰國。李寂蕩介紹,《山花》特意推介華人作家的作品,他們和中國本土作家的寫作是有差異的,內容、文字、語言都不盡相同,這樣可以形成參照,讓讀者領略到華語寫作在海內外的差異。
作為詩人,李寂蕩的時間和精力很大部分都耗在雜志上。”在其詩集《真了集》后記中寫道。他說:“我當編輯20多年,這個職業是我所熱愛的。我特別希望看到好的稿件,看到好的稿件馬上心潮澎湃。
他說,發表作品對一個作者非常重要,我們都會遇到退稿,要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事。雜志每期都要出版,發表的作品不一定都好,有時不得不在矮子里選高子,“因此,看名家作品時要客觀看待,不能自大,更不要自卑,說不定你寫著寫著就會超過很多知名詩人?!?o:p>
在他看來,寫作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靠想象,一是靠經驗?!拔抑饕拷涷灒以诂F實生活中發現素材,對它進行加工和強化,就變成了我的詩歌?!崩罴攀幷f,我們需要文學,是因為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是有距離的,我們帶著面具生存,隱藏著真實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文學就是要把內在的世界和情感表達出來,“文學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真相?!?o:p>
李寂蕩認為,作者書寫共同的主題要寫出個體體驗,你的故鄉和莫言的故鄉、和蕭紅的呼蘭河是不一樣的,它一定會打上你個人的烙印。如果沒有烙印,你的寫作就是同質化,就是人云亦云。寫到故鄉,總是炊煙裊裊、總是流水潺潺就是陳詞濫調。文學的創造,需要個性化表達。徐霞客的游記為什么好?有一個關鍵詞就是“陌生化”。
“文學永遠不會過時,永遠充滿力量,永遠是對我們虛偽的一種反動。”他表示,明朝的李贄提出“童心說”,王國維提到詞人的“赤子之心”,巴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說,“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是童年時代給我們的最偉大的饋贈。如果一個人在悠長而又嚴肅的歲月中沒有失去這個饋贈,那他就是詩人或者作家?!彼麄兯鶑娬{的都是詩人要葆有一顆童心、赤子之心。保持一顆童心,真實的性情很重要,它能體現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性情被遮蔽了,生命就變得機械和單一。
李元勝介紹,重慶的文學和云南、貴州互動較少。李寂蕩代表貴州作家來渝和重慶文友交流后,魯獎得主海男將代表云南作家赴渝和重慶文友面對面探討文學,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密切西南地區文學界的交流互動。(文/曾紹侖 攝影/白樺)

南岸區作協副主席陳猷華(常務)、曾紹侖、林克于在詩會現場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