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0年05月18日

“磁器口作為沙坪壩乃至重慶的文化符號之一,有厚重的歷史也有發展的現實,因此一部長篇小說若要以磁器口命名,必須達到相應的認知度、知名度……” “整部作品有很多讓人驚喜的點,但是這些點總是一帶而過,可惜了。要開掘,開掘,開掘……”5月15日,在重慶市沙坪壩區文藝家活動中心,一場“火藥味”十足的長篇小說《磁器口》改稿會正在這里舉行。

改稿會由沙坪壩區文聯主辦,重慶市作家協會主席陳川,重慶市作協榮譽副主席、重慶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明凱,重慶市作協副主席、重慶文學院專業作家張者,重慶市作協榮譽委員、出版社審讀專家李顯福,《紅巖》雜志社常務副總編歐陽斌擔任評審專家,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何江、區文聯黨組書記黃崢、區文聯副主席謝樂曦,磁器口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兼人大工委副主任王瑞,重慶作家、《磁器口》作者文林出席改稿會。沙坪壩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劉清泉主持會議。

評審專家們從小說的情節、語言、結構、人物塑造、標題乃至標點符號等進行了“精準把脈”和深度剖析。“第一章開頭就有氣場,能抓住人,但總體上看,著墨分散。”“如果從藝術上提出更高要求,新意還不夠,有似曾相識之感”“小說以敘述文字為主,沉不下去,總覺得是漂著的,特別是一些章節有情節卻沒有細節,總是一帶而過……”在點評過程中,評審專家側重于“挑刺”,敢于“尖銳批評”,直指作品的“短板”,對于小說中存在的問題,專家們逐一列舉實例,并開出藥方“對癥下藥”,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為進一步宣傳推廣沙坪壩,磁器口作為沙坪壩的一張歷史文化名片,確實有許多值得書寫的故事。”沙坪壩區文聯黨組書記黃崢說,“很久以前,因為小說《紅巖》,重慶火了,我就想能不能有一本書來帶動磁器口?能不能讓作家來寫磁器口、挖掘磁器口的內涵。而文林創作的《磁器口》和我當初的想法恰好不謀而合”。她希望通過改稿會,專家們暢所欲言,能讓這部作品走得更高飛得更遠。
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何江則從把握好《磁器口》中人物真實故事與虛構的關系,小說中重大事件可以和磁器口景點更好結合,把好作品的政治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作者文林坦言,專家們的點評非常到位,修改意見和建議非常中肯也非常寶貴,很好地點撥和啟發了自己。會后將認真進行修改,讓作品更加完善,更有價值。
據了解,長篇小說《磁器口》通過湯家、余家、朱家和鄭家兩三代人的矛盾糾葛、愛恨情仇來展現磁器口古鎮的百年風云,講述了共產黨人堅持地下斗爭的精彩故事,特別是凸顯了特殊的汗血瓷的流變史,字里行間彌漫著濃郁的重慶特色,描繪了一幅幅以磁器口為中心的山水風貌、市井風情以及世間生存競爭的風俗畫。(羅曉紅)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